蕃茄基因解序研究成果

張松彬老師的研究團隊蕃茄基因解序研究成果,刊登於頂尖期刊「Nature」

「番茄基因組解序計畫」 找出最佳品種番茄

NOWnews – 2012年6月24日 下午7:52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5月31日出刊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以「番茄基因組解序計畫」為封面文章,研究團隊集結了來自14個國家、300多位科學家,經過長達10年的努力,終於完成番茄基因組解序計畫。

據《聯合晚報》報導,成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松彬是該計畫中唯一的台灣科學家,番茄基因組解序計畫為從12對染色體中找出大約35,000個基因,以研究出最佳的基因組合。

也就是說,將基因定位在12對染色體上,每個基因都定位後,才能改良品種,種出品質更好、口味絕佳的新品種番茄。

研究團隊特地選從南美洲原生種的野番茄,因為野番茄具有適應環境的基因,只要比較原生種的野番茄基因和現有的番茄基因,就可知道其中差別。

番茄基因解序 成大學者張松彬參與

自由時報 – 2012年6月25日 上午4:29

十年研究有成 刊登在自然期刊

〔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由十四國、三百多位科學家組成的番茄基因組解序團隊,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已成功將番茄的栽培種、野生種基因組解序完成,從十二對染色體中,找出約三萬五千個基因,未來可望種出更好吃、口味更多元、可抗病蟲害、產量更多的新品種番茄,研究成果已刊登在五月三十一日出刊的《自然》(Nature)頂尖期刊封面文章。

台灣唯一參加這項跨國研究的是成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松彬,他在二○○三年代表台灣撰寫「國際番茄基因組解序計畫白皮書」中,台灣茄科計畫的章節,並於二○○六至二○一○年任教台大農藝系期間,以螢光原位雜交技術,和美、荷團隊合作,將定序的基因和序列定位在十二對染色體上。

張松彬老師說明,目前已有水稻、玉米、小米、馬鈴薯完成基因解序,還有葡萄正在進行。當初之所以選擇番茄進行基因解序,因為番茄在全世界幾乎都是非常重要的蔬果,同時,番茄在約六千萬年前的白堊紀,也就是最近的一次大滅絕造成恐龍消失的年代,基因組曾經突然增加三倍,後來大部分多餘的基因陸續消失,但有些基因卻保留下來,因此,很多學者想從解序的資訊中,推測番茄演化和適應新環境的過程。

十二對染色體、三萬五千個基因

張松彬老師形容,將番茄的三萬五千個基因定位在十二對染色體上,就像拼圖遊戲一樣,正確定位後,就可以拼出超級番茄,做為日後改良品種的重要依據。研究團隊也遠從南美洲找尋原生種的野番茄,想找出它在嚴苛野外的適應環境基因,並且比較現有栽培的番茄基因,未來將透過育種方式改良,可望種出口味更佳、產量最多、抗病蟲害最優的新品種番茄。張松彬指出,透過基因改良,番茄可以針對消費者不同需求進行調整,可改變甜度、水份、軟硬的口感、大小,荷蘭已開始進行,同時,基因改良也可以因應不同的病蟲害。

專長是分子細胞遺傳學、染色體學的張松彬,目前在成大以此技術應用到台灣蝴蝶蘭、扇形文心蘭以及瓜類作物的基因定位和育種。他還透露,正想辦法讓燈籠草與番茄結合,讓番茄可以和玉米一樣,外皮有一層葉子包覆,形成保護模,果實不容易受到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