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鯨豚

王建平教授  研究室

  1. 救援鯨豚12年 王建平教授憂後繼無人
  2. 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
  3. 13公尺的布氏鯨標本及相關報導 1999年
  4. 18公尺的抹香鯨標本及相關報導 2004年
  5. 擱淺傷癒 瓶鼻海豚「順子」重返大海       搶救66天小虎鯨阿淦恢復健康 野放5天卻纏網死亡
    自由時報報導〔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被譽為「台灣鯨豚守護者」的成大教授王建平自二千年來帶領台江鯨豚救援志工、學生,開始投入鯨豚救援工作,從克難的帳棚到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的成立,台灣鯨豚搶救研究已躍居亞洲第一,王建平的心血付出功不可沒。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從事鯨豚研究長達廿餘年。二○○○年,一隻侏儒抹香鯨「金姑娘」在台南黃金海岸擱淺,開啟台江活體鯨豚救援行動。
    十餘年來,王建平南北奔波,足跡遠到蘭嶼、綠島,台江鯨豚救援從無到有,在台南四草野保區草創救援中心,台南也成為台灣鯨豚搶救的重鎮。
     
    台灣研究亞洲第一 中國已緊追
     
           王建平表示,從二千年迄今,台江鯨豚小組參與搶救、醫護的活體鯨豚多達廿六隻,其中,有三隻順利成功野放。
    三隻成功野放的鯨豚,第一隻為名字叫「妹妹」的小抹香鯨,二○一○年野放,也是亞洲第一隻繫上衛星發報器的小抹香鯨;同年也野放一隻小虎鯨「小小」。今年又再度成功野放一隻瓶鼻海豚「順子」,亮麗成績,不僅讓台灣的鯨豚研究躍居亞洲第一,也讓台灣的鯨豚保育及研究受到國際的重視與肯定。
     
            王建平表示,全世界的鯨豚有八十一種,台灣就有廿七種,佔了三分之一,小小台灣鯨豚種類密度之高,令國際咋舌,這是台灣的珍寶。台灣鯨豚研究受到國際肯定,現在中國也急起直追,硬體設施已不輸台灣,台灣更應加油。
    帶領成大鯨豚中心 3年後退休
     
            鯨豚的救援必須廿四小時投入,且隨時待命,相當辛苦,王建平卻無怨無悔,負起「鯨豚一一九」救援先鋒。不過,三年後,王建平即將退休,由於鯨豚救援工作十分辛苦,很多研究生卻步,加上一年經費只有一百多萬元,根本入不敷出,若不未雨綢繆,恐怕會後繼無人。
    他說,搶救一隻鯨豚,花費的人力物力十分龐大,平均一隻約花六十萬元,「一百多萬一年只夠救兩隻。只有像我這款憨人才會來做這工作。」
     
           他也感嘆,救援工作吃力不討好,救援還算好的,尤其經常得半夜去為鯨豚「收屍」,解剖時更是惡臭難聞,沒幾個人受得了。他自嘲,「今年我的研究生就跑掉四個,現在只能當孤單老人了。」不過,看到這麼多志工願意投入參與,他欣慰地說,「在這條路上,我不會感到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