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奇發現 成大師生團隊與科博館協力挖出台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
文/陳意安 圖/楊子睿老師提供
台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現身屏東恆春!國立成功大學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今年暑假率領 16 名成大學生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者、海外學者及國內各大學、高中的學生合作,發掘距今超過 8 萬 5 千年、全長超過 15 公尺、完整度高達 70% 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成果將有助於了解鯨魚如何適應冰河期至今的環境改變。
挖掘團隊在屏東恆春頭溝發現鯨魚椎體化石
「這次的化石發掘成果為台灣繼上世紀 70 年代於臺南左鎮發現犀牛化石以來,第二次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楊子睿老師指出,此鯨魚骨骸全長超過 15 公尺,肩胛骨、上下顎骨、連續出現的尾椎皆保存極為良好;頭骨雖僅保存後側,但仍算完整。藉由肩胛骨的形態,初步推測這具鯨魚化石可能是距今 8 萬 5 千年以上的「晚更新世」的「藍鯨」或是「大翅鯨」,這兩種大型哺乳類也都曾在臺灣沿海擱淺過。
成大與科博館及海內外學者、學生一起發掘台灣史上最完整的鯨魚化石
此次挖掘團隊成員包含成大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姚秋如博士、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安妮卡.范海特倫(音譯,Anneke van Heteren)博士及國內大學與高中的學生。其中成大學生人數佔團隊 60%,包含地科系李岱安、李庭安、邱品諺、林佩蓁、高伯恆、陳宗岱、陳韻如、張靖威、黃裕心、黃傑佑、戴育聰、鍾承穎、生科系范綺珍、歷史系梁子儀、考古所周文博以及電機所莊景壬等學生。
將下顎骨化石打石膏前,挖掘團隊仔細清除化石上的水分和泥土
成大考古所周文博為此次鯨魚化石的挖掘團隊成員之一,他分享位於屏東恆春的頭溝地區蘊藏多種貝殼、鯊魚、螃蟹以及鯨魚骨骸化石,今年年初他與當地蒐藏家張玉穆先生前往尋寶,回來後隨即聯絡楊子睿老師一同勘查。沒想到團隊5月初在河谷深處意外發現鑲嵌在地層 4 根突出地表的肋骨,經初步挖掘,更發現地底有大量骨骼。
鯨魚化石的下顎骨長達 223 公分,重達 334 公斤
在挖掘過程中,最重的鯨魚下顎骨重達 334 公斤、長 223 公分,成員為此不僅訂做可供8人共抬的木製擔架,全程由 12 人輪流合力搬運。成大地科系林佩蓁說當時成員當天處理顎骨、上午 11 點抬上支架、克服崎嶇地形一步步移動搬運,直到傍晚 6 點才跨越上坡抬至出口,當下非常感動;而在成大鯨豚中心擔任救援志工的電機所莊景壬也分享自己過去看過的鯨豚下巴最大不超過 1 公尺,能找到如此巨大的化石顎骨,機會非常稀少。
河谷環境植披茂盛、潮濕且地形崎嶇
成大生科系范綺珍、地科系李岱安以及地科所陳韻如則分享透過大型化石開採經驗應用自身所學,也發現生命科學與地球科學學系之間的互補以及不同學校的內容差異,親自實作收穫更多。楊子睿老師說,化石出土後為了鞏固結構,需要打上石膏,初期以軍事背包來回人工搬運,負重超過 100 公斤;面對植被茂密、地形破碎,學生們也曾想過開闢新路,利用纜繩搬運,嘗試無數方法,過程中儘管面對環境潮濕悶熱與蚊蟲侵襲,學生還是願意利用暑假時間參與,甚至有學生認為機會難得,若有下次也還要參與,楊子睿表示深感佩服。
挖掘團隊歷經 90 天密集挖掘,終於在今年 10 月完整將鯨魚化石重現天日
針對化石後續處理,楊子睿表示鯨魚骨骼化石目前已安全運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而科博館地質學組也將進行清修及研究,未來期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向更多人分享自然界遺留的線索。
鯨魚肩胛骨化石打上石膏後準備運出河溝
成大團隊成員考古所周文博(Youtuber 方塊酥)透過影片逐步揭露古生物學家在野外挖掘的實況,詳情請見影片連結。
【挖掘團隊協力名單】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王士偉、張鈞翔、鍾坤煒、莊錕明、胡少康、姚秋如、楊子睿
楊子睿老師研究團隊:陳婧、周冠宇、吳筱柔
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Anneke van Hetere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官鑫伯
中國文化大學:連士賢
國立中興大學:吳蕙君
國立成功大學:李岱安、李庭安、周文博、邱品諺、林佩蓁、范綺珍、高伯恆、陳宗岱、陳韻如、梁子儀、莊景壬、張靖威、黃裕心、黃傑佑、戴育聰、鍾承穎
東海大學:傅馨瑩
亞洲大學:朱庭萱、張又允
華盛頓中學:蘇雋佑
化石先生:蕭語富、蕭琮諭、陳淑娟
來源:成大新聞中心